7月25日,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开幕。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文化、科技等行业的领军人物,全国青联常委海外界别副秘书长、中国传媒大学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希颖是其中之一。

雷希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“年轻的创意”。他曾带领团队,打造了“大话熹游”系列动画,为家乡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卡通朱子(朱熹)形象,用新媒体的方式积极宣传家乡的朱子文化,并且通过打造“卡通朱子”文化IP,用文化来带动地方特色产品价值的提升。

“我们在探索有文化沉淀的区域,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区域,如何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、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道路。”雷希颖说。

雷希颖用文化“引流”、让文化落地,助力乡村振兴插图

全国青联常委海外界别副秘书长、中国传媒大学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希颖。受访者供图

北京推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,网络传播将成主流手段

新京报2014年,你的团队在北京打造了《我和我的国家引擎》系列动画视频,为何选择在北京做?

雷希颖:当时短视频还没有如今这么热门,我们是最早一波以系统化的短视频来解读中国政治制度、治理模式的人。视频提炼和解读了中国特色的“基本制度”“治理模式”与“国家能力”。用年轻人的视角、以年轻人的方式,向更多的年轻人解读自己的国家。当时反响很不错,这个系列的片子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项目。

除此之外,我和团队也做了很多重大事件的解读类视频,比如关于杭州G20峰会,还有所谓的“南海仲裁”争端等,用动画短视频的方式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念。

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、文化中心,对于这种时政类内容的表达,北京有最适合的土壤,也最容易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团队。

新京报:你觉得网络传播对北京推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?

雷希颖:对北京推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,网络传播肯定是接下来的主流手段之一,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手段。网络传播不但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,也能提供无限的可能,发挥年轻人的想象力、创造力。

此外,因为网络传播接触的人群广泛,所以在传播的时候,既要考虑“高山流水”,也需要兼顾“下里巴人”,文化本身不应该自我矜持、太过矜持。

雷希颖用文化“引流”、让文化落地,助力乡村振兴插图1

雷希颖与朱子卡通形象。受访者供图

用文化“引流”,助力乡村打造绿色发展模式

新京报:打造朱子文化IP出于什么考虑?对于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何帮助?

雷希颖:福建省南平市是朱熹长年讲学、死后埋葬的地方,也是我的家乡。 2015年底,我们开始筹划以朱子为主题的文化产业。经过7年沉淀,把朱熹这位理学大家打造成了一个城市IP形象。近年来,南平市着力开发“朱熹”文化IP富矿,我用自己的专长,为家乡打造了朱子这一文化IP。

我们持续用朱子的卡通形象来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比如在线上打造了一系列动画作品,用朱子形象来讲二十四节气的演变、特点,讲节气与现代生活融合的价值。还将IP与地方的产业发展宣传、文旅宣传相结合,与青少年教育进行结合等,打造了一系列线上的作品。

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,我们有意识地融入了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公益广告,借助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需求所带来的流量,来助力地方发展。现在来到南平地区,会发现朱子的卡通人物形象遍布大街小巷。这已经形成了城市宣传的主线。

新京报:在你的经历中,文化常是跟扶贫、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的,文化产业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?

雷希颖:我们在探索有文化沉淀的区域,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区域,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、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道路。

以松柏村为例,在我们介入之前,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子。怎么能让它受到更多的关注?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引流、切入点。

我们通过调研得知,松柏村曾是朱熹去晦庵草堂讲课的必经之地,便把朱子文化IP与松柏村进行了结合。随后,我们找到了这个村的十大美食、十大景色。以村子墙面作为基础,创作出800平方米左右的墙绘。从村头到村尾,以朱子乘坐纸飞机游历松柏村的形式,展示了村落的十大美景、十大美食。就是以这样的形式,把整个村子的历史演变、特色,通过朱子IP强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,首先让大家关注到这个村子。

对于乡村振兴来说,文化IP的开发首先起到了引流的作用。第二步,我们又开始引导村民对朱子文化内涵进行更多探索,引导他们推广和销售自己的美食,探索出村落的盈利方式。现在,村民通过线上售卖酸枣糕、仙草冻等几十类特色小吃,在这方面,每个月的总体收入基本可以达到3万,而这仅仅是开始。

第三步,我们创立亲子农耕体验、亲子游学体验的模式。在松柏村,我们把朱子文化当作载体,通过第一期的流量曝光提高知名度,把亲子农耕体验和游学体验模式给推了出去。

最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村子里锻炼起了一支能够去承担这项工作的队伍,因为终究要有本地人愿意去做、能够去做,这个项目才能活得下去。这就是文化产业对于扶贫、乡村振兴的作用。

“把文化落在祖国的大地上,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”

新京报:用文化产业来助力乡村发展,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?

雷希颖: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阶段,在文化IP与地方发展的融合过程中,最需要解决的是区域发展所需的基础人才问题。因为你会发现,无论做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,最难的就是没有人才。和北上广深等城市不同,越落后的地方,人才越稀少,但这又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。

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人,为此我们也建立了培训模式,通过各种各样的联动引入基础人才,同时还通过产业孵化的方式去吸引与产业相关的基础人才回归。总之,通过多种方式盘活人才,盘活村落里面的村民,让他们能为乡村振兴发挥能动性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状态。

新京报:此次参加文化论坛,想分享什么内容?

雷希颖:我们在一线干了这么多年,想分享一些真切的感受,给更多的专家、学者提供一种思维,希望有更多的人走出象牙塔。不管是乡村振兴,还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崛起,我们想鼓励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进来。

用总书记的话说,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。也要把文化落在祖国的大地上,脚踏实地去做一些事情,让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。让文化不再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抽象话语,把它变成可见、可感的。

这几年工作下来,感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,还要继续努力。中国地大物博,各地的情况都有很大的不同,需要有更多的模式才能去推动不同地方的乡村振兴。

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

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刘军